日期:2022-06-02
在海星·金融科技示范區·融匯國際(以下簡稱“融匯國際”)成為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創新示范區核心區3周年之際,海淀區迎來了金融產業規模效應高潮,為疫情下的經濟注入了強勁活力。
5月31日,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《上海證券交易所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。《規劃》明確發展目標同時提出11項重點任務,將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,推動高水平雙向開放。
融匯國際是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核心區,是海淀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的根據地。

目前,融匯國際已成為國內名列前茅的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,形成了以融匯國際為中心,輻射中關村大街沿線、北關下地區的金融經濟走廊和“金融風險管理試驗區”,吸引了上海證券交易所、宇信科技、考拉基金、國舜、東方微銀、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等多家金融科技企業的入駐。
其中,宇信科技斬獲“鑫智獎·第四屆金融數據智能優秀解決方案評選”活動多個獎項,其數據產品實力受到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以及銀行、保險、證券、基金等金融機構54位評審一致認可。
考拉基金接連參與雷科智途數千萬元的Pre-A輪融資、云加速的數千萬人民幣Pre-A輪融資。截止目前,考拉基金已對外完成5起投資,相比以往已完成一半。

政府關注,政策鼓勵多
自2019年4月9日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建設啟動后,海星·金融科技示范區受到各級領導關注。
2020年7月北京市市委書記蔡奇,市委副書記、市長陳吉寧先先后走訪融匯國際,察看運營情況并給予高度評價。
作為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的金融科技高地,融匯國際將從監管科技、風險管理、金融安全,專業金融服務全方位打造核心區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圈,帶動全區、全市金融科技發展。
未來,融匯國際將堅決依據《關于促進海淀區金融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》(海行規發[2018]12號)等政策,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入駐并全面落實租金優惠、房租補貼、高端人才引進協調、企業勞動和社會保障等相關政策,助力企業加速發展。
扶持政策詳情如下:

金融核心區,地理位置優越
金融核心區,天然金融IP。融匯國際是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根據地,是金融風險管理試驗區和政策試點。它具有天然金融IP屬性,成立后,吸引了以上海證券交易所領銜的18家金融科技公司入駐,快速形成北京市具有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影響中心之一。
地處多層商圈,位置優勢。融匯國際毗鄰西直門商圈、金融街、北交所、中關村科技園商圈,周邊高校林立、科技人才資源豐富,地鐵2號、4號、13號線在此匯聚,交通便捷,是企業上選之地。

政府特定5A金融寫字樓。融匯國際是政府特定的5A級金融科技示范辦公樓宇,進駐企業可以享受政府扶持和優惠政策。大廈全部自然采光、具有新風系統、員工餐廳、咖啡廳、高端宴會廳、多功能會議室、商務配套完備和辦公設施齊全齊全、區大堂獨立、七部獨享電梯、得房率高達75%。
智慧運營,輔助企業全周期成長
融匯國際隸屬于海國投全資公司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,是集團協助政府打造全球影響力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版塊。主要匯集以金融為基礎業務的科技、互聯技術、安全技術等企業,打造金融科技產業集群。
為了加速推進全面落實打造全球影響力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,城市更新集團結合自身成熟經驗,推出四大舉措:
第一、堅決執行落實準入標準。依據《關于促進海淀區金融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》(海行規發[2018]12號)等政策,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入駐并全面落實相關政策;同時兼顧產業優化,避免同業態扎推。
第二、以產業化思維運營空間,不做”瓦片經濟“。融匯國際整合金融科技產業上下游企業,用空間裝產業,打造出以融匯國際為中心,輻射中關村大街沿線和北下關地區的金融科技走廊和“金融風險管理試驗區”,為區域經濟發展增加新動能。
第三、建立“開發建設“、資產運營、營商管理、智慧運營“四位一體產業運營新模式,助力企業全生命周期成長。城市更新集團通過獨創的“1+N”服務模型,“1”即生態化的硬空間服務,“N”為智慧化園區平臺服務、產業孵化服務、科技咨詢服務、金融平臺服務、頂級高校聯合創新服務等給予企業眾多幫助,成就共生伙伴。
第四、疫情關懷,租金減免。自2020年疫情以來,融匯國際響應政府租金減免政策,一直在對入駐融匯國際的中小微企業進行租金減免。
拒絕瓦片經濟,以產業思維運營空間,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為區域產業運營提供了一個新思路,在區委區政府、海國投集團的堅強領導下,融匯國際成為了海淀區一張金融科技產業名片,如今產業規模效應凸顯,愿更多企業可以得到孵化加速,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能量、新動力。